近年来“内卷”、“焦虑”的字样时不时迈入大众的视野。我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和人际关系都时时刻刻都可能面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挑战。对于每个个体来说,除了清明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外,能体验到幸福感是对抗内在焦虑最好的一种方法。
在本学期第二期的“家长心理成长和家庭教育课程”中,心理老师Sara在第一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,新增了“家庭结构和幸福感”模块,探讨什么是幸福,心理学家研究的幸福感模型是什么,如何让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幸福,并把这种幸福感带回家,帮助孩子和家人体验真正的幸福。
许多家长在课程结束后感到受益匪浅,有一位家长分享道:“幸福感的获得要从改变自我对事物的认识开始,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,对他人(尤其是孩子)更具同理心。” 关于同理心,有一位家长分享道:“同理心真的很重要,有爱的生活环境真的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,感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给予爱,多去反思多去沟通,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。”
Sara老师分享到:孩子的幸福感并不来自家长为他们提供了多少物质的东西,而是来自家长自己能感知到多少幸福感。作为家长,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,这是一种后天可以习得并发展的能力。当一个人有能力感知幸福,就会产生对自己、他人和这个世界的感恩心,并把这种能力传承到孩子身上。
下一期家长心理工作坊的预定时间是2024年4-6月,我们会增加更多的心理体验式练习和人际沟通实践,帮助家长更好地疏导自己的情绪,更深层地看清自己的心理模式,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中。